Unbending Notes

域名业界纵横眼(98)IPv4与v6与域名之间

sz1961sy 发表于 2006/12/29 0:52: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IPv4与v6仅仅是不同版本TCP/IP传输协议]
        上一文谈到《财经时报》罗小卫12月23日《新一代互联网规则中美博弈升级》(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6/1196.html )一文去讲“COM镜像服务器”问题。指出:IPv4/v6仍然必须由IANA分配的地址。换句话说:它们都不是免费的。
        关于IPv4与v6仅仅是不同版本TCP/IP传输协议问题,欢迎大家阅览本人为此而写的IPv9系列专业调查(http://w.org.cn/user1/4/subject/72.html)中:
        《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1)》(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4/565.html)、《IPv6革命尚未成功 IPv9企图抢闸出世(2)》(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4/567.html )二文。

        [IPv4是软硬件支持 v6目前硬件支持贫乏]
        2005年2月18-25日我们夫妇自费参加了在日本京都召开的“2005 APRICOT/APNIC”会议,大会开幕第一位上台作专题主讲的是ICANN理事、APNIC执委、现中科院网络中心首席科学家钱华林老师,他在题为《IPv6 Activities in China》报告中向全球学术界介绍了中国IPv6的研究与应用。从2003年以来,全球IPv6峰会每年都有一次在中国召开会议。中国技术、业界、传播界对IPv6已经不陌生。


        然而,根据笔者从“2005 APRICOT/APNIC”会议看到、听到、采访获得的信息:IPv4与IPv6在产业化上****的差距应该是“IPv4目前是软硬件都支持”而“ v6目前硬件支持贫乏”。

        [IPv4与v6过渡是一个巨大痛苦过程]
        除了产业化上的差别,APRICOT/APNIC一位专家(执委)还这么告诉笔者:“IPv6从v4中过渡的****困难还在于--如何解决My computer's programme识别难题”。他认为这是比“千年虫”还复杂不知多少倍的问题。
        因此,当大家回顾当年对电脑在2000年到来而提心吊胆的一幕时,近一年耳闻目睹到媒体披露一些相关信息、谈及微软XP操作系统向Vista操作系统“升级”而忧心忡忡时,别一看到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代名词时就欣喜若狂:从用户、产业、科研角度讲,它几乎是一个“脱胎换骨”式的变革、过渡是一个巨大痛苦过程。

        [IPv4与v6与域名之间是不同层次的网络标识]
        IPv4与v6都是互联网中计算机定位标识,是基础性网络计算机定位标识。TCP/IP参考模型是一个抽象的分层模型,这个模型中,所有的TCP/IP系列网络协议都被归类到4个抽象的“层”中。每一抽象层建立在低一层提供的服务上,并且为高一层提供服务。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Internet Layer),链路层(Link Layer)。其中应用层包括:所有和应用程序协同工作,利用基础网络交换应用程序专用的数据的协议。如,HTTP、HTTPS、TELNET、FTP、SMTP、DNS等(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4/568.html

        DNS (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服务) ,用于完成地址查找,邮件转发等工作(运行在TCP和UDP协议上) 。域名服务显然是互联网商业化后,才产生的一个“英文标识”。

        从《财经时报》罗小卫:《新一代互联网规则中美博弈升级》(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6/1196.html)一文得出“也许正是因为看到IPv4即将退出,以及中国在IPv6上的迅猛发展,美国才允许中国开通根域名中国镜像服务器”结论,到《PCWorld》小刀马:《根域名服务器意味着什么?》(http://column.chinabyte.com/475/3022975.shtml)一文得出“未来的IPv6将更多的是区域内的共享和大范围的互联,各地区或者大的区域内独立运行自己的IPv6,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互联,这样在安全性方面将有更多的自主权,比如以中、日、韩为首的亚洲以及与美国、欧洲的独立发展并联横。这样,各自的安全能得到保障,同时也不失灵活性。”预言,我们似乎看到了大众及专业媒体开始关注互联网基础技术常识的好趋势。
         然而,以笔者自己从1997年开始试图读懂钱华林老师编著域名技术专著、开始试图毛伟主任等翻译的互联网技术专著,近8年的域名代理、注册商业务经历、曾经与数百位全球ICANN、ITU、IETF、APNIC的互联网技术、政策专家见到、采访,这样的人,从下面这个活生生故事中可以感受到:写域名问题,不小心不可
        当CNNIC推出“.mil.cn”域名时、一些国内媒体传播给全球的信息却是“中国互联网CN域名将脱离美国控制!” 结果第3天ICANN主席Vin Cerf便让ICANN 的CTO通过MSN向本人求证到底发生了什么回事。幸好我们夫妇的及时准确解释,加上Rebecca Machinnon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6/1153.html )也在第五天在 CircleID (WEB: http://www.circleid.com )上作了批判性报道,才消除了这类低级误导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影响。

         这就是笔者写本系列的初衷。

         沈阳 (sz1961sy)
         2006年12月29日  0:28 写于北京家中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