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说说中药注射剂(7)药物不良反应真的很严重吗?

sz1961sy 发表于 2017/10/1 14:30: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引子]
        所有谈到中药注射剂问题的话题,总有一个极易引起成为焦点问题,就是中药注射剂使用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性问题。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我们该听谁的?这是《药品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专业问题。下面,我们从这个专业角度,展开一些讨论。

《药品流行病学(第2版)》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药品流行病学》的学科定义
         1984年首次把《药品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至今,二个比较有代表性定义:
        一是“药物流行病学就是应用流行病学的知识、方法和推理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效应(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其利用”(Porta 和 Hartzema 1987);
       二是“药物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药物有关的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以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Last 1988)。
        这二个定义虽然出发点和侧重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在大数量的人群中研究药物的应用及效果,为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进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我国于1995年亦提出,药物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的一门应用科学。
      《药品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的一门应用科学。 药物流行病学和临床药理学,两个学科相互渗透、延伸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医学研究领域。药物流行病学和临床药理学,两个学科相互渗透、延伸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医学研究领域。研究药物在广泛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应的科学。包括药物流行病学和临床药理学两个方面。强调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或特殊人群的特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衡量用药的风险/效益比。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与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两个学科相互渗透、延伸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医学研究领域。
       药物的危害主要涉及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和不合理用药所致的药物毒副反应等医学。
       药物不良反应(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一般按是否与剂量有关分为A类反应和B类反应。
       A类反应与剂量有关,因而是可预期的,包括过度作用(over effect)、副作用(side effect)、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首剂反应(first-dose response)、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停药综合症(withdrawal syndrome)。
       B类反应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无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也无关,可能涉及遗传易感性和变态反应等机制,因此难以预测。 (以上材料来自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网页)

       《药品流行病学(第2版)》介绍我国研究的历史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的《药品流行病学(第2版)》(ISBN 978-7-5067-8697-3)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学会会理事长桑国卫写事《序言》介绍1996年第一版以来的学科发展:

桑国卫写的《序言》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曾繁典教授(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郑荣远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生)、詹思延教授(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杜晓曦(曾任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副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副司长,已退休)四位主编所写的《前言》也介绍了这个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药品流行病学(第2版)》前言一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药品流行病学(第2版)》前言二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这本663页厚、共19章的大部头书,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药品流行病学》概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药品流行病学》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第三部分:介绍《药品流行病学》具体应用和成果,涉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药源性疾病、药害事件的病因探索与药物警戒研究实例、《药品流行病学》与制药企业以及药品监督管理等问题。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第四部分:讨论《药品流行病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作者认为:我们深知,我国药品流行病学事业总体上尚处起步阶段,借鉴国际药品流行病学学科发展的经验和方法,有利加速我国本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我国药品流行病学发展史之一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我国药品流行病学发展史之二


        本人读到这第四部介绍时,才明白:1984年《药品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学科至今、我国药品流行病学研究的历史也有20多年,有几个标志性事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委员会发起和组织多家医院进行的药物不良反应(ADR)集中监察;
        1989年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ADR)监察中心成立;
        1992年《药物流行病学杂志》开始编辑出版,成为********份药品流行病学专业期刊;
        1995年4月首届中国药品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并成立了首届中国药学会药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
        1996年8月,同济医科 大学周元瑶教授主编的专著《药物流行病学》的出版,是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发展的标志。
        2016年9月出版的《药品流行病学(第2版)》
        这些专业杂志的出版、学术团体的成立,对《药品流行病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最后,介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信息通报涉及中药注射剂专报数据
       共有11期,主要在2008年(5期)、2009年(2期)、2012年(3期)和2013年(1期)。近4年(到2017年6月止之前)没有见到专报, 间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降低。如下图: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信息通报涉及中药注射剂专报数据

      大家说说:咱们参照国际药品流行病学的经验和方法建立起来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信息通报,就是《临床证据(Clincal Evidence)》所提供的循证医学大数据证据(现在不拿大数据说事,那些“科学主义”代表人物打死也不承认),这些证据告诉我们: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并不严重。

《临床证据(Clincal Evidence)》

复制搜索 
启动快捷搜索设置

       那么,什么原因让一些“科学主义”代表人物乱喷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很严重、甚至认为中药注射剂是“伪科学”呢?
       下一篇我们再进一步讨论。

       本文是本人以自已的专业背景、历史事件、所见所闻,表达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第三只眼睛看法。文责自负,欢迎注明“沈阳(sz1961sy)”转载。

       沈阳(sz1961sy)
        14:32 2017-10-1  写于北京家中

       【相关专题】
      《中药注射剂系列》(http://w.org.cn/user1/4/subject/338.html)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