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中关村周刊:思想裸奔在Web2.0时代

sz1961sy 发表于 2006/4/11 13:40: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科学时报·中关村周刊》第322期——《思想裸奔在Web2.0时代》专题

崔健流行的年代,我们跟着他在雪地上撒野,放纵自己的喉咙,那是音乐的魅力;
web2.0兴起的时代,我们跟着自己的思想,驰骋在网络空间,裸奔自己的思想,那是参与的乐趣

思想裸奔在Web2.0时代
本报记者: 西  域

最近的IT频道,迷漫着Web2.0的硝烟:从3月1日开始,名不见经传的爱笛网同步发行中英文beta版网页,抢在了微软live.com中文版发布之前,抢占了国内个性化主页的阵地;知名播客网站土豆网探讨盈利模式,由一些品牌广告商提供视频广告,土豆网的原创播客在申请成为“Toodou Ad”用户后,其作品的前端或后端将会置入小时段的广告内容,广告商将根据该播客内容的浏览情况支付相应的广告费,而播客和土豆网本身也将由此获得相应的收入;从3月7日开始,中国博客网(Blogcn)、博客中国(Bokee)、新浪博客、和讯博客、网易部落、天涯博客6家国内知名BSP的注册用户,可以通过BlogBus提供的技术自行决定是否搬离原有BSP;专注于Web2.0搜索的帖易网获得第二笔千万美元的融资……

Web2.0在竞争和盈利的压力之下,争抢着用户。4月8日,中国首届Web2.0年会的召开,将会把所有致力于Web2.0网站开发的商人或者技术者推向Web2.0的颠峰。
而此时,无数的网民在博客、播客网站上流连,一些以看为乐趣,而一些则笔耕不辍,每日更新。据博客搜索Technorati统计,目前,全球博客总数已超过1.4亿,平均每5.8秒钟诞生一个博客;而据易观国际预计,2005年中国的博客注册用户数已超过4002万。

在这些事件和数据的背后,我们面临着一个真正参与的时代:也许你愿意去“星光大道”,圆你儿时的成名梦想;也许你愿意制作彩铃,去“彩铃乐翻天”上向听众推荐,或许你只是发个短信点播一条彩铃,符合此情此景地听听;也许你更愿意上自己的博客上去写昨天的故事和今天的思考。而后者,是最充分的表达。
所以有人说,博客满足了人们脱掉衣服展示自己的欲望。我们每天的更新之后,便期待着别人的刷新,虽然在五花八门的网络上更新着数以千万计的博客,被捕捉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老徐(徐静蕾)博客过千万的浏览量,该是怎样的一个壮观景象?郑钧谈理想、李冰冰记流水账、韩寒又是谩骂又是调情……博客让普通人展示自己,也让明星以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

我们的生活就这样因Web2.0而改变。

以前的互联网,我们用眼睛多过一切,成为注意力经济的贡献者;Web2.0时代的网站,是我们自己声音与思想的表达,我们成了网络的建设者,刷新着、感叹着、探讨着、进步着……

小时候,带锁的日记本锁住了心事,锁住了梦想;长大了,开放的博客开启了思维,放飞了理想。

Web1.0时代,我们被信息包围并淹没,Web2.0时代,我们组建自己的个性化主页,抓取所关注的信息放在自己的“抽屉”里,并任其自动更新、甚至主动推送到我们email、手机、MSN。

……

我们在Web2.0时代,生活如此精彩。

 

◆生活在web2.0时代的一天

早晨Alexa带来晨曲  从1995年10月上网至今11个年头,过去仅仅把Internet作为工具使用,近两年发生了改变:那就是每天早晨起床必须先收集一批全球网站访问的相对数据,即去Alexa.com 网上一一抓取自己研究、关注的网站数据,特别是那些自称很Web2.0的网站访问数据。因此,可以说俺生活在Web2.0时代的一天从Web2.0数据开始。

一天从Blog开始  取Alexa数据后,跟着看自己的“域名夫妇博客网(http://w.org.cn )”,从后台看一下网站访问数据,特别是看一看别人是用什么搜索引擎、取什么搜索关键词找到自己Blog的。当然,每次访问网页数、访客来源也是十分关注的数据,因为当看到自己的网站有来自欧洲(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等)、美国、巴西、秘鲁、东南亚IP,证明自己博客网站加上英文内容是必须的。

自从2005年11月1日自家博客网正式开通以来,网站700多文章及几百张图片,吸引的访问排位已经位居Alexa全球4万位以内,此数据与不少自称很Web2.0的网站访问数据相比也毫不逊色,说明Web2.0的网站必须尽量原创,并且坚持不懈地写才能吸引人。

MSN与QQ离不开  作为一个网络媒体从业者,1998年开始使用ICQ以来,现在使用MSN与QQ已经是工作必需的工具,据说有些网络媒体部门不准在工作期间开MSN与QQ,真让人想不出理由。

当然,说工作期间没有与自己的太太聊天、或者与网友聊工作以外事情,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无论如何,办公室里能够多一些Google公司的Web2.0企业时代气氛,其实是一种人性化趋势。

真实未来在网下  讲完了自己一天借助网络Web2.0沟通、处理工作过程,大家别以为那是本人工作全部。其实,Web2.0是一种网络沟通过程或者模式,以本人为例:所有关于网下的工作,都不是以上这类工具所能取代的,而是借助这类工具更加方便、快捷地与世界某一个角落的同行、亲戚、网友沟通。这才是生活在Web2.0时代的一天真实之处。

例如,互联网之父、ICANN主席Vinton Cerf网上见英文新闻乱说中国互联网.cn要脱离全球互联网,马上让与我们一直保持MSN联络的CTO找我们夫妇了解情况,经过我们夫妇解释后,他们消除了误解,这个不是MSN重要,而是Vinton Cerf及ICANN的CTO与我们夫妇从2002年以来常常在一起参加国际会议,互相了解对方的工作背景,相信通过MSN可以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沈 阳)

 

◆为什么老徐博客能出书,Keso却出不了书?

中信出版社刚出版一本新书——《老徐的博客》,大概又会像徐静蕾的博客一样炙手可热。

老徐不是第一个写博客出书的人,早在这之前的2004年,中国博客网陆续帮“人气写手”推出了3本书:“北京女病人”的《病忘书》、“梅子”的《恋人食谱》以及“董事长”的《特别内向》,这可能是当年给中国博客网带来的惟一收入。
但老徐博客出了书,其意义远在他们之上。而我却想起了另一个互联网的名人,Web 2.0的旗手——Keso。Keso笔耕不辍,对自己的博客写作显然兴趣盎然,但他的博客为什么没有出版商问津,他的博客为什么就不结集出书?

1.老徐比Keso长得俊。Keso要么嘴里叼根烟,酷酷的形象,要么嘻皮笑脸。晚上睡觉很少(白天不大知道),尽管Keso梳着一头特有的马尾长辫,尽管Keso在DONEWS聚会上有那么多要与他合影的女拥趸,但比起老徐的大家闺秀风度,Keso显然“寒碜”了许多。

2.老徐未婚,Keso名花有主。这直接决定了老徐的关注度,特别是男士的关注度,有那么多的“蕾丝”,要远远高于Keso。老徐虽然是不年轻了,但毕竟还是老姑娘。老姑娘总是有人惦记的。

3.老徐博客写得比较真实。老徐会把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喜怒哀乐、拍片感受,甚至头疼等琐碎小事,以记流水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与网民很贴近。老徐写得很平易,平易得就像邻家的女孩。

4.老徐比Keso有更多的“隐私”。网络是公开的,博客作为个人化比较强的私人空间,偷窥好奇心理成就明星博客。Keso几乎没有“隐私”,除了一帮要采访他的IT记者。

5.老徐比Keso有更多的炒作价值。比起Keso,老徐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有更多的炒作价值。这不,与韩寒的“你来我往”惹来不少眼球。古今博客场,闲人知多少,八卦式的娱乐永远会招徕眼球。

6.Keso的文章有价值,老徐的博客也有价值。洪波坚持不懈每天写出高质量的网志,知识广博,理性思考。但以前有人说,徐静蕾博客的广告价值不如洪波,这一点我绝对不同意。就在几天前,我问一学理工科的博士生,“知道web 2.0吗?”他答道:“知道,一首英文歌吧”。也许你会晕,但要允许他们不知道,他们也许不懂“Keso”,但他们知道“徐静蕾”。如果广告发布商需要定向向“徐静蕾”的拥趸们传播他们的产品、服务,找他们就对了。

7.老徐出书了,Keso未必就不出书。这不,博客顺风新博客论也出书了,我相信Keso在不久也会出书,Keso也有自己的读者受众群。(北冥鱼)


    我的博客生活体会

● 博客并不是炒作。写博客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还能满足人们最深层的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称之为:自我实现。

● 博客网站确实对主流媒体造成了威胁。以前我们关注明星们的生活,关注明星们的动态,主要是通过纸媒,但是我们现在有了博客,我们对他们每日每夜的工作、学习、生活有了一定的“亲密接触”。

● 普通博客是业余的,就像普通歌手绝不会成为偶像一样。已有大量事实证明了这个规律。网络上到底存在多少博客呢?可能有上千万,也可能很快就会飞涨到数亿。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庞大的网志浏览者根本不会留意你我的博客。因此,明星博客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

●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极其糟糕的时代。”尽管博客极大地促进了个性化与言语自由,但不要忘了:博客,不是放纵的天堂。博客不是可任意发表不负责任言论的“公共黑板”。

 

◆在“歪评瞎论”中学习交流进步

说真的,我的博客“歪评瞎论”开通已经半年了,也有了十多万的点击,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是Web2.0,2.0究竟比1.0好在什么地方。如果说个人博客与网站的个人专栏、个人主页有什么不同的话,可能博客是给普通人的,而个人专栏很简单,个人主页则是给专业人士预备的。

从内容来说,博客是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需要像专栏那么严格,也不用受内容领域的限制,我可以自由地发言。今天心情不好,就少写几句,或者不写;明天心情好,就多写点,可以写生活,可以写工作,可以写情感。忽然有什么想法或灵感,就在博客里记下来;有什么好的图片或照片,可以放到我的图片库里;发现什么好东西,就先放到我的博客里,当然由于用了网摘的形式,不会侵犯他人的版权。

如果说Web2.0给我带来了什么变化?

首先是博客比专栏更有粘性,几乎每次上网,都会到博客看一下,有什么新的评论回复没有,有没有什么新的留言。如果看了什么好的东西想说点,就发到博客里。

其次,我建立了“IT观察”、“竞争情报在IT”、“电信”等博客圈子,圈子就像QQ里的群。通过圈子,我结识了不少网上的朋友。这些朋友又通过MSN、电话等从虚拟走到了现实,有的成了合作伙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当然目前还是无偿服务的多,这样可能更像朋友)。有的成了志同道合,虽然远在他方,却非常默契的朋友。

博客给我带来的好处?

首先是资料的积累,通过博客,把自己的一点一滴想法都记录了下来,尤其是一些稍纵即逝的想法能够得以保存,这些现在已经开始促进我观点的形成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未来也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个人财富,尤其是与竞争情报相关的那部分内容。

其次,通过博客的交流,对我目前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我将自己的竞争情报分析得出的部分结论发到博客中,和朋友交流,博客成为我寻找合作伙伴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同时,博客由于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也为我获取竞争情报的信息提供了多样化、更直接的手段,许多公司还未正式对外公布的变动,实际在其员工博客的“喜怒哀乐”中已经暴露出来了。

再有,就是博客带来的朋友圈远大于专栏和QQ、MSN等其他手段。因为博客可以更充分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展示自己的同时,吸引一些志同道合者。
我的博客未来

我会坚持写下去,但是风格会逐渐有一些变化,关注领域会少一点,但有一点不变,继续用观点交朋友。(付 亮)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