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2006年8月20日  媒体记事录

sz1961sy 发表于 2006/8/21 1:35: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媒体对庭审报道告一段落]
       从8月18日正式博客告博客案开庭,国内主要平面媒体基本上在8月20日便没有再有新报道。反而电视台的报道开始了:2006年8月19日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8月20日BTV-1(北京您早)、CCTV-12(社会与法)还未见露面。

        [评论从平面媒体向网络媒体扩散]
        * 8月18日 15:22 法制晚报:(http://fzwb.ynet.com/article.jsp?oid=11818880 ) 《话题预告》这么写:
  今天上午,首例博客告博客案开庭。原告沈先生状告张先生在网上发布针对他的侮辱性文章。您对博客里的“言论自由”有何看法?相关报道见A11版
  移动用户,发送讨论内容到05968275发言。联通用户,发送讨论内容到85968275发言。
  资费标准:0.5元/条(不含通信费)、包月资费:5元/月(不含通信费)
  稿费标准:5元/条
  包月方法:移动用户发送PL到059682751,联通用户发送PL到859682751。
  包月退订方法:移动用户发送QXPL到059682751联通用户QXPL到859682751
  客服电话:87378037
  所有参与“指点江山”活动的读者都有机会参加每周一次的抽奖活动,获奖的一名读者可获得价值800元的芳婷手表一块。奖品由芳婷表业提供

        * 《新京报》时事访谈员 陈宝成约了张楚、王俊秀、土生阿耿3人出了一版:《博客侵权:责任怎么分配?》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6/1001.html )提出了“博客侵权责任分配应以过错责任为原则”。

        * 2006年8月19日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播节目后,2006年08月19日16时41分 老潘同志在Bokee上写了《别和博克上的留言这么较真》大作 (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68818.html),提出了:“对于该案件原告选择将网民告上法庭的做法,我认为未可厚非,是其权利主张的行为选择;对于网民的谩骂(不涉及此案,因为我没有了解),我也认为应该受到谴责。但是,更应该了解并充分融会贯通的,是这种行为的成本是非常之高的,在目前中国不鼓励甚至阻挠公民维权的大背景里,维权成本是非常之高的,很多时候入不敷出。同时,这也会极大地影响维权者个人的形象,毕竟,网络也是个公共场所。”观点。

         * 在福建的律师赵福军为天极ChinaByte 评论天地 写了《沈阳诉秦尘案 反思虚拟社区冲突》(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6/998.html )指出:“诉讼是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却不是最好的一到防线,因其不但成本高昂,而且耗费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会对当事人彼此的生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常言到,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虚拟社区冲突也应该尽量泾渭分明,虚拟的归虚拟,现实的归现实,或许这才是缓解之道。”

        相信更多的评论将从媒体中卷入BSP行业及网络社区中。

       [该披露一些案件形成细节时候了]
       今天写了《起诉张明(“秦尘”)及Bokee案始未(6)行政求助失败换来更多人身攻击》(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6/1002.html ) 一文,反证张明(“秦尘”)在庭审中对原告代理律师的自鸣得意攻击,而且《扬州晚报》还一字不漏照登(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6/988.html )。

       庭审已经过了,现在本人作为原告,披露一些案件形成细节不存在干扰司法公正问题,每天抽空写一点,相信媒体及关注此案的公众都会有兴趣。

       [本案对BSP的冲击波正在形成]
       借用《博客侵权:责任怎么分配?》一文导语:
       被媒体称为“中国首例进入公共视野”的博客侵权案,日前作出一审判决。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认为,用户可以自由在博客网站发表文章,但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同时,法院认定中国博客网监管不力,判决其在网站首页向被侵权的南京大学教师陈堂发刊登致歉声明并保留10日,同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0元。
     实际上,随着这几年网络博客的发展,与之相关的各种纠纷、冲突也是不断上演。比如,著名博客沈阳诉博客秦尘案、韩寒与白烨之间的口水仗等等。如此一来,在博客还是朝阳产业、处于迅猛上升期的时候,探求博客纠纷的治理之道,便是一个关乎今后博客发展势头的重要问题了。(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6/1001.html

        笔者相信,本案对BSP的冲击波正在形成,并且其影响力将超过很多人想象。

        “博客告博客案” 今天就写这么多。

        沈阳( 网名: sz1961sy  bj1961sy )
        2006年8月21日  1时31分写于北京家中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