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医药产业媒体宣传与舆情(1)矛与盾是问题核心

sz1961sy 发表于 2017/5/1 22:10: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引子】2011年6月21日,中国网络微博出现“郭美美Baby炫富事件”,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红十字会中枪、因此而拖累了中国整个人道、慈善公益服务的公众认知度。本人在事件经过近6周年时,将自己当年花了约10天时间,跟踪抓取的接近3个G素材及所写的调查报告,重新发布在个人自媒体的百度百家号、腾讯企鹅媒体平台及一些博爱专栏上,引起很多人阅读。

      实际上,这是事发当时,即6年前所写(尽管还没有写透),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板,告诉大家:社区网络(SNS)可以把一件“无中生有”的事,无底线地发酵、放大,让某些机构“无地自容”、让某些人“有口难辩”、让同事实有出入的陈述,成了“说千遍成为真理”。这种现象,中国有、美国也有(川普大叔为此上任100天还同主流媒体对峙)。


        这就是所谓互联网Web2.0时代,在智能手机、3G网络之后人人可以制造信息源带来的社会资讯治理风险与危机,国际上有一个很著名的论坛(英文缩写是 IGF,中文名称叫“互联网治理”),每年都开会讨论对策、交流经验。


       一、医药产业的媒体宣传是双利刃
       本人自1995年作为广东中山市第一个互联网(ChinaNet)上网用户(中国最早3000个互联网用户)、从2001年1月16日到北京网络媒体工作(千龙新闻网10年、光明网7年),由论坛(BBS)、博客(Blog)、微博(weibo,MiniBlog)、即时通讯(Skype、MSN、QQ)和微信(weixin,WeChat)的管理员、版主、用户、参与推动、制订这些互联网应用规范,见证了20多年来中国这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参与了众多焦点事件的讨论、处理或者提出相关建议,因此,作为网络媒体工作从业者,因为是“第三只眼睛”角色,有时候可以比较早地“猜出内幕”,只是,我们一般不会象有的“商业舆情专家”一样,会在公开场合介绍经验,但是,我们通常会在一些内部交流中,给有关同志一些参考思路,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时,帮一把。
        例如:
        2005年的《hc3600.com域名指向案》(http://w.org.cn/user1/4/subject/22.html)是当时阿里巴巴负责宣传的总监个人发表声明、准备拿5万元在起诉怀疑者(事实证明,不是有此事)。
        2005年的《天涯社区域名被挟持事件》(http://w.org.cn/user1/4/subject/7.html)是当时天涯社区请了律师、开了新闻发布会,最后是我们夫妇从域名专业角度给化解了。
        这二件事,得到的回报都是一顿不足100元的午餐感谢。


        还有,2010年的肖传国和方舟子的《方肖网络血仇十年反思录》(http://w.org.cn/user1/4/subject/235.html) 、 2013年的海航《海娜号事件》(http://w.org.cn/user1/4/subject/280.html)等等,这些都是本人直接参与的社会焦点事件。
       这些事件其本质上讲,都是媒体传播双利刃作用,所引出的舆情处置和化解办法。
      
      二、医药产业媒体宣传必定有舆情
      本人自从2010年5月召集“中国健康网联(CHMA)”到2015年3月成为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健康网络媒体分会(2016年12月改名“健康媒体分会”)这7年来,自己一直在医和药这医药产业从事媒体宣传报道工作,也参与了不少事件的处置,所以,知道做企业的不易,常常帮助大家发一些警讯,提醒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成员单位需要及时动作,避免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是因为医药产业媒体宣传必定会有舆情,这是相伴而来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有好事者往往是“树欲动而风不止”,只关注自已唠叨讲个不停的医药产业媒体宣传、迟早会有负面舆情出现,这就是模型。

      因为在以新闻客户端(APP)浏览占公众消费信息70%左右的今天,谁也讲不清为什么会发生,唯一可以有准备的是多长几只眼睛,多一些做舆情监测的朋友。


     三、医药产业舆情问题核心是矛与盾
     那么,什么是医药产业舆情问题的核心呢?
     以近几年所见所闻,基本上是有竞争者的推动,加上商业媒体(自媒体)的“好事生非”造成。换句话说:不是媒体造舆情,而是舆情问题核心是竞争者之间的矛与盾所引发。
     举一些例子:
     当今的“医院与药厂”在新医改政策中是矛与盾;
     当今的“西医与中医”在新医改政策中是矛与盾;
     当今的“西药与中药”在新医改政策中是矛与盾;
     还有很多矛与盾存在,关键是如何分析每一个个案、及时做出判断,然后采取行动(包括媒体声音)回应。

     今天,因为同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一个分支机构领导讨论这二天又发生的一件攻击事件,忽然觉得,有些在媒体中习以为常的处置办法,对于医药产业界人士(他们都是中国业内的成功者)似乎很陌生、甚至一些人一点反应也没有,值得写一些案例同大家分享。

      所以,在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最后2小时,开写这个系列。希望对此有兴趣的同志提供另一个侧面的材料。

     沈阳
     22:07 2017-5-1  写于北京家中

   【相关新闻】
     《中国食药舆情》(http://yp.gmw.cn/node_105074.htm
    《光明网舆情中心 》(http://yp.gmw.cn/2017-01/10/content_23443893.htm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