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谈转基因十四  依法科普是科普底线

sz1961sy 发表于 2017/4/30 11:38: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导言】这个系列将用历史事实、今日世界真实可信数据,给大家提供一个转基因安全问题的新视角。文章是作者本人的专业背景及调查所得,文责自负。

      近期,国外涉及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不善信息”(本想用“不良信息”,想了好一会,觉得那都是现代社会传播的接近事实真相科技信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则,所以,还是用“不善信息”更好一些)可谓一波接一波地传入中国社区。可惜,主流媒体仍然是一些起码让有分子生物学育种、兽医专业知识的人觉得属于“陈词滥调”的说法。
      本篇,用近几年二位科学网(华人科学家聚集最多的社区)博客上的不同文章观点,串出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文后陈述)。

      一、复旦大学赵斌教授2014年6月的观点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赵斌老师(http://health.gmw.cn/2012-10/30/content_5524807.htm)2014年6月15日 发表在科学网上的博文:《美国环保署关注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803502.html  )不仅仅入选精品,而且已获得近30位专家推荐,留有23个评论。

赵斌 博文:《美国环保署关注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

      赵斌老师是1992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1998 年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3 年于日本广岛大学获博士学位。

        赵斌老师此文的****亮点在二方面:
      一是自然杂志(《Nature》)在2014年6月在一篇题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A growing problem)、副标题:没有严谨的管理制度,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将无法阻止抗除草剂杂草的蔓延》谈到了美国科学界已经关注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和环境代价问题了!这是因为杂草长芒苋(Amaranthus palmeri)这种绰号“超级杂草”正在给生态及牲畜饲料带来危害与风险!读罢这两个文字,感觉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开始在实质性关注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和环境代价问题了。
       二是有关赵老师参考“转基因重大专项2015年度课题申报指南”申请转基因产品风险交流及评估技术研究的想法。“转基因重大专项2015年度课题申报指南”相关的部分赵老师也顺便做一些简单的点评:其中(二)转基因产品风险交流及评估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专项研发的重点产品,研究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机制与模式,通过风险评估预测其风险大小以及风险与效益的比例。结合评估结果,做到“有计划、有对象、有声势和可持续”以及客观公正地进行转基因生物技术的风险交流活动,提高公众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安全性评价的了解和认可,为重大专项产品产业化营造良好氛围环境
      【赵老师评论是:看到最后一句话,怎么感觉目的有些不纯呢?让先入为主的认识作为目标,是否还能进行客观的研究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呢?】。

        赵老师认为:“总体上,我觉得中国相关部门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和重视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和环境代价问题了,但所推荐采用的评价手段值得商榷。否则,花了重金数年或者数十年后却没有得到有意义的结果,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此文的讨论很热烈,据赵老师在文尾介绍:该文整理后,被《中国科学报》录用,发表在2014-06-27的13版微言栏目:《自然》社论:不可忽视转基因生物生态风险;《中国科学报》发文后,澎湃新闻通过邮件交流方式对我进行了采访,这是他们写的采访稿:《自然》发社论谈转基因风险:要警惕“超级杂草”(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53832)。

澎湃新闻采访稿:《自然》发社论谈转基因风险:要警惕“超级杂草

        本人评论写道:应该把转基因食品风险列入“分子生物添加剂列表”中才准确。这包括:
        1、生物农药污染积蓄附着在食品中的风险, 2、载体对人体免疫体系的风险,   3、异源转基因片段在人、畜体内积蓄存在风险评估。
       只有这三个层次做出来了,转基因生物的风险体系才能建立一个比较立体的评估系统,否则都是盲人摸象!?这三个点都是一个生态风险与环境代价问题:内环境(身体、细胞层次)及外环境(赵老师的研究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翟保平教授在赵斌老师此文后面留下的评论也很值得大家反思,他这样写道:与赵老师同感。“[有计划、有对象、有声势和可持续]以及客观公正地进行转基因生物技术的风险交流活动,提高公众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安全性评价的了解和认可,为重大专项产品产业化营造良好氛围环境”。这里关键是最后一句:做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产业化,所以要有计划、有对象、有声势和可持续的造势造舆论。此前也一直是这么做的,而且在转基因专项中做风险分析的弟兄说,虽然做的结果是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有明显影响,但只能上报正面信息,不得讲负面情况。他也不敢讲,讲了那经费就不会再给他了。


        二、孔鹏洲博士回应水稻育种专家王大元老师说法
       肿瘤分子生物学博士孔鹏洲老师在2017年3月2日 发表在科学网上的博文:《王大元老师, 农业部说,他们没审批过转基因大豆制品!这玩意非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99746-1040569.html) 提出了一个十分符合我们国家提倡“法治精神”的观点。孔鹏洲老师一文认为:

孔鹏洲博文:《王大元老师, 农业部说,他们没审批过转基因大豆制品!这玩意非法》


        王大元老师曾经在其博客里言之凿凿地说:“转基因豆制品早已安全合法地走向中国人餐桌”,而且说“不管是批准或者不批准的文件,都是指明用作加工原料。“用作加工原料” 的含义非常之广,不仅可以做饲料和食品,还可以做营养保健品(大豆卵磷脂等)和大豆蛋白,大豆粉等大豆的加工食品,所以用转基因大豆生产各种加工豆制品(豆腐等)是合法的。”
        其实我这个人的性格是有点偏执的,对于吃转基因大豆不反感不反对,可对这玩意的是非曲直有点较真,尤其是如果有人非得把黑的说成白的,非法的说成合法的,我偶尔是会犯病较真一下的。再说了,最近两会的时候,农业部长也说了:“关于转基因发展的思路,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我们也制定了一个路线图,就是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这样一个路线图来推进工作。就是说,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最后是食用作物。”也就是说,加工原料不属于可食用的作物。于是我就向农业部申请了一下信息公开,看看到底王大元老师说的“合法”的转基因大豆制品到底有没有经过农业部的审批,到底是不是合法的可食用作物。
        ... ... 也就是农业部根本没有批准过将转基因大豆用于豆腐、豆干等豆制品,也没有任何人和单位向农业部申请过这事儿,市面上流通的都是非法的!
       “在转基因这件事情上,农业部本身扮演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基因农业网,农业部下属的一个网站,你可以看看上面的内容,也可以关注一下其微博,里面对崔永元等人的人身攻击简直让人看不下去。 ”孔鹏洲老师十分生气地讲。

        三、依法科普是科普底线
        以上三位专家,一位是研究环境与健康问题的专家、一位是研究植物保护的专家、一位是研究分子生物学中肿瘤分子生物学(肿瘤转移机制研究和肿瘤基因诊断),显然,他们的研究领域都同转基因食品安全有直接的交集。固此,他们的观点既代表了学术界前沿专业人员的敏锐,也代表了他们对近年来在国内外所谓主流媒体观点“僵化”、“失实”以至没了“法律底线”的愤愤不平。这是其一。
       其二,当美国的法院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所研究结论(“对人可能的致癌物”)的美国判案(把转基因列入美国加州65号法案“对人可能的致癌物”列表)在国际媒体如雷灌耳时,中国主流媒体仍然不见声音,任由社区媒体(SNS)不太规范传播,这是媒体对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民不负责任。总有一天会留下被人责问的证据。

河南省转基因大米品尝会相片


       第三,更可悲的是那些用“掩耳盗铃”式给中国百姓辟谣的作者,连“自打嘴巴”的传播方式也用上了,这在信息传播上就是典型的忽悠百姓智商,讲严重点,这是将严重的国际食品安全事件(如同己经发生的: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过期疫苗事件一样)合法通告也封锁,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最后,希望更多学者向公众传播涉及转基因食品问题的安全准确信息,历史上,有过很多教训,让公众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深受其害。今天,需要正视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当我们一直认为要同“国际接轨”时,需要认同当今国际社会相同的健康饮食水平标准,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沈阳
       11:16 2017-4-30  写于北京家中 

    【相关问题文章】
    《说说转基因》(http://w.org.cn/user1/4/subject/288.html)  
    《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系列文章链接》(http://w.org.cn/user1/4/subject/260.html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