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警惕以找查癌症名义给民众造成健康误导

sz1961sy 发表于 2015/7/18 16:40: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正文

警惕以找查癌症名义给民众造成健康误导

2015-07-18 15:42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我有话说
2015-07-18 15:42:57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沈 阳

  1、本周两条消息在健康媒体圈中引热议

  一条消息是“创新创业中关村”客户端在7月15日发出的《防癌最新成果在京东众筹 会否引领医疗行业新潮流? 》(来源:新科技),它介绍说:“早找癌”众筹计划是京东众筹推出的产品众筹项目之一。慈铭集团此次联合联合清华大学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推出Hsp90α(早找癌)检测肿瘤项目。韩小红博士在7月初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慈铭集团未来十年的目标为通过有效的医学手段让中国人慢性疾病发病率降低50%。与高血压、糖尿病相比,癌症属一次性疾病,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并以自身胃癌治愈成功为例,向大家阐述慈铭集团未来将采用链接预防医学类创新产品,通过O2O去中心化线上营销+线上平台预约购买结合线下中心机构检查+报告解读后二次深度服务的形式,完成传统预防医学模式转型。其实,早在2013年11月17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罗永章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全新的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其自主研发的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已通过临床试验验证,获得了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幷通过欧盟认证,获准进入中国和欧盟市场。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博士专程发来贺信,称赞这项成果“向攻克癌症前进了一大步”。

警惕以找查癌症名义给民众造成健康误导

  东公司推出的产品众筹项目“早找癌” 来源“创新创业中关村”客户端

  另一条消息是“中科院之声”客户端7月17日发出的《肿瘤高灵敏度成像技术研究获突破》(来源: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它介绍说: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肿瘤研究所2014年的最新统计(统计样本近200万人),从1960年至今,多种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期(即接受完第一次治疗之后5年后仍然健康生活的人数占总治疗人数比例)无实质性增长,皆低于50%。国际医学影像的权威学者,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Bruce J. Hillman发表专题论文指出,传统的临床成像技术,如CT成像、磁共振成像、核素PET成像等,难以实现早期微小肿瘤病灶的检测(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363(1):4-6)。其主要原因是成像技术的灵敏度瓶颈难以突破,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肿瘤无法有效进行成像。

警惕以找查癌症名义给民众造成健康误导

  新型REFI与常规核素PET和光学CLI成像的对比试验 来源中科自动化研究所

 2、人患肿瘤有12万年肿瘤学研究不足200年

  表面上看来,这是两条涉及肿瘤检测、互不相关的消息,业内人士认为,它们提供了肿瘤诊断在今日临床医学上实际上存在的困难:它们不象3D打印机相印现实信息那样都是给出已经提供准确的数据,人体肿瘤处于现代科学技术还认识很有限的医学阶段,距离提前诊断还有很长时间,更难于讲预防和控制,因为距今为止,没有一种机理解释得了人类已经发现的肿瘤(恶化之后称之为癌症)。肿瘤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除了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外,机体的内在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后者包括宿主对肿瘤反应,以及肿瘤对宿主的影响。这些内在因素是复杂的,许多问题至今尚未明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那么,什么是肿瘤?肿瘤(英文: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肿瘤是指生物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它生长旺盛,常呈持续性生长。恶性肿瘤称为癌,它的英文(cancer)名字,汉译意为“螃蟹”。这就是说“癌”是一种无限制地向外周扩散、浸润。癌症是一组疾病,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由原发部位向其它部位播散,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

  过去认为人类了解并发现肿瘤只有3000年以上历史,但是在2013年,科学家在12万年前的穴居人肋骨中发现了最古老的人类肿瘤,从而将癌症历史向前推10万多年。在此以前,最早的骨瘤发现于两千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不仅人类患肿瘤,动、植物也有肿瘤。但是人类一直等到19世纪应用显微镜后,才建立了目前肿瘤学的框架。20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与新技术的应用,肿瘤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致死的第1或第2位原因,目前的肿瘤学技术进展已使肿瘤患者的三分之一有了根治希望,而这意味着三分之二的肿瘤患者得病后己经接近生命尽头

  有观点认为:人类癌症有100余种,在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是消化道癌症和呼吸道癌症,如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等。由于癌比肉瘤(和其他恶性肿瘤)远为多见,大约为9:1,也就是说10个恶性肿瘤病人中,有9个病人是患癌,1个病人是患肉瘤。所以,一般把恶性肿瘤通称为癌症。

  3、恶性肿瘤正成为我国主要死因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5年4月15日发布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 》(http://www.nhfpc.gov.cn/jkj/s7915v/201504/d5f3f871e02e4d6e912def7ced719353.shtml)一文第4点提到了“恶性肿瘤”问题,这样写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受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慢性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也就是说,在我国,只有恶性肿瘤才被列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的范畴,而恶性肿瘤是被归入慢性病。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找查癌症”不仅是一个难题,更可能是一个查出来也可能不会是恶性肿瘤的问题。这就有必要从严谨的循证医学角度,评估目前正在以“O2O”名义、以“众筹”名义、以“互联网+”的名义、以“移动医疗”的名义鼓动大家都去做检测肿瘤项目(早找癌)带来的可靠性、可信度及给民众造成健康误区问题。

  4、微信群讨论“找查癌症”问题

  下面是本文作者在一个医疗及健康媒体微信群讨论“找查癌症”问题时的不同观点与意见(为了不影响本人,这里除作者本人注明外,用A,B, C,等代表其他不同人)

  本人:防癌最新成果在京东众筹 会否引领医疗行业新潮流?其中介绍“Hsp90α(早找癌)检测目前已验证了与15种多发恶性肿瘤的关联性,在中国发病率排名前几位的肺癌、肝癌、直结肠癌、乳腺癌已全部完成临床验证。仅抽取10微升血液,3小时出检查结果,灵敏度高达94%,费用相当于同效检测费用的20%,能够提前1-3年发现癌症先兆,预警风险。”这样讲,6%的漏检包括15种恶性肿瘤之外?补偿风险谁承担? 按照我国500万年新检出(500万/13亿)这个比例也不低。

  L先生:假阳性和假阴性的补偿,目前似乎没这个提法。 科学界也很难做到。应该把现在的方法和既有的方法作对比,包括适用范围、消耗时间金钱、灵敏程度等作对比。

  W先生:赞同L先生观点。

  L先生:同时,普及准确率是个相对的概念,这和安全一样,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只能是越来越好(当然评价好的指标体系是可以扩大和构建的),或者追求绝对值的做法在理论上可行,但是成本普通人根本无法接受。药品和医疗器械(包括检测试剂等),现在都尽量考虑一个风险效益比,就说我们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认为他安全有效(准确) 。

  本人:问题之一——漏检率造成后果谁负责?

  L先生:你的这个问题是很典型的媒体视角或者公共视角,但是科学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科学是在探索过程,追求更好的风险效益比,因为这个资料我没有完全解读,不过如果我代表厂家回答,会从现行的方法做个横向比较,看看是否是提高了准确率。

  本人:问题之二——可靠性带来的误判(正常肿瘤恶性与良性应该有15%左右)成本与赔偿谁负责?

  W先生:这好比“一个女生买个早孕试纸,没有被正确检测出是否怀孕,现在有谁来负责?”

  L先生:没有一种手段可以告诉大家不存在漏检,如果漏检就一定要追责的话,我想恐怕这样的人无药可救。因为检测试剂对身体通常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所以各国似乎也没有将其归纳到药害事件中。

  本人:作为一个国家名义科学排查,它的风险性及社会影响是否有人做评估?

  L先生:当然漏检频发,自然会被临床所唾弃。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你,我是就漏检率这个问题,想从专业的角度跟您做个科普。

  W先生:不神话任何的治疗方法手段,才是我们应该做,和应该去影响周边,可以被我们所影响的 。

  L先生:如果我告诉你,(“找查癌症”)初诊的误诊率可以达到40%,那是不是大家都不要去看病了啊。认识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理解食品药品安全这些问题上,会有帮助。 一般在推广新方法时,都会和过往的方法做一些横向对比,医学推广是个系统性工程,不是去抓一个两个数据说话。

  本人:我是从5岁开始就同癌症病人问题一齐长大,经历了整整40年时间又在中医、西医、兽医家庭长大的人。所以,我与癌症有很多说不完伤心事。

  L先生:是的,您的这种视角对于更好地进行医学推广有帮助!

  5、本文小结:慎重参加“找查癌症”

  原因如下:

       一是“找查癌症”不是100%准确(漏检)、目前水平更加无法判定是否是恶性肿瘤(癌)。容易虚惊一场,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二是“找查癌症”尚未被列入法定体检检测项目,所以,大家掏钱去做“找查癌症”,实际上可能是拿你自己的身体数据去同“小白鼠”数据对比,相当于医学的志愿者,如果你够勇敢,可以报名。

  三是“找查癌症”项目的安全性尚未有相关部门严格测试报告公布,这样就拿大众样本去做检测,需要有严格的隐私保护机制,否则如果有一定数据之后乱公告,有可能造成“人人闻癌色变”的社会风险。

  四是在癌症防治临床实践中,约三分之一确诊为恶性肿瘤(癌)的病患者由于都是晚期病人,所以已经失去治疗机会,提高其生活品质是家人或者社会作为人道关怀的惟一办法。而有超过一半患者由于闻讯而造成心理负担加重,俗称“被吓死”的现象,在临床中,医院医生都采取不在确诊为恶性肿瘤(癌)的病患者面前告知是患癌症的做法。而正是这一点,NASDAQ上市公司京东推出的“早找癌”众筹计划是完全违背癌诊断及告知的临床做法,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违反临床常识做法。建议京东公司暂停这个项目。(沈 阳)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