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严格把守的南门进馆路

sz1961sy 发表于 2010/1/22 23:59: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美国大使馆座谈会直击(3)   1月22日14时35分,北京市刮起了不少于4级的冰冷大风,马路上气温应该不会高于摄氏-5度(笔者不戴手套时感到双手特别冷,这是在北京生活了10个年头中感到最冷的一个冬季),从出租车上下来,在进去美国大使馆南门口的大围门向警卫同志询问:想参加今天大使馆的会议应该办什么手续?他问我是谁邀请的,我拿出新闻助理王小姐名片及电话联络的孙小姐联络信息,他叫我打电话核实再讲。

       我打了孙小姐联络电话,一位会讲“你好,孙小姐她现在不在。抱歉,我听不太懂中文”的使馆女士迫得我只能用英文告诉她:现在士兵让我找孙小姐核实资料,才允许我进南门。她听明白过来,找另一位会讲中文女士接电话,这位女士向我核实是“shen yang”之后告诉我,你在南门等一等,我们会让你进来。

       我想让警卫同志接电话,他严肃地说:他不会这么接电话的。然后,他拿起身上对讲机,向使馆内发出资料核实,再看了本人身份证,就打开门,让本人进去南门口的大围门。

       从南门口的大围门到美国大使馆南门口还有足足100米远,远远望去,有一批人都围在南门口。走近才知道,都是想进去参加今天会议的人。但是它却要经过严格的几道工序确认才能进南门:

        1、身份证件:护照、身份证。
        2、昨天登记在册:在工作人员手上有一份2页清单。
        3、身份证件扫描后,留下原件,换上美国大使馆来宾证。
        4、不准带来未经许可的电子设备。
        5、不欢迎媒体身份人士参加(
本人发现那份清单上,除自已以China Netizen News paper外、还有另一位以Ifeng.com身份登记,但是我们都被列入Bloggers队列,而其他则是“Commerce”队列的)。

        在等候这些流程过程,我们大伙开始交换名片,本人换回的名片有:

        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政务处一等秘书 夏明(Simon Sharpe)及政务助理 郭伟先生(Guo Wei)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商务)兼副领事 金镐载(James Kim)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 彭俊宁(Nicholas Purtell)

       在北京工作了3年的彭俊宁先生同自己聊起天来,他也抱怨美国大使馆这么烦琐的手续,让大家大冷天都在室外受冻。

       到了15时12分,自已的以上流程终于办妥,进了美国大使馆南门第一个安检门,把手机关机寄存,然后进入第二个门,一眼望到又一个内楼大门,有一位使馆女工作人员引导,她拿着门卡开第三个门,

      这时转右侧再转左侧又进入第四门,是使馆第二个安检门,不过引导员她只要求把来宾证挂在胸口,让身着迷使门彩服的保安人员看一眼来宾证,再进一道门,就到了会场。

       整个流程从踏入南门口的大围门一直到会场,花了约50分钟。

       而香港有线新闻有限公司(i-CABLE News Limited)驻广州办事处 的林建诚(Chris K.S. LAM)主任和一位事及一位外国媒体女采访记者,尽管都踏入南门口的大围门,但是却进不了南门口。下面是他们在会议结束后在大围门外采访相片:

      林建诚主任知道我带有高清DV,曾经希望本人给他哪怕1分钟现场影像也许,不过,我自己都没有把握可以把高清DV带进会场,因此此事就没有下文了。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沈阳
       23:58 2010-1-22 写于北京家中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