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在中国写博客三年回顾(2)写博客是一种网络布道

sz1961sy 发表于 2005/8/29 22:00: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网络布道”特色]
        英文 preach(v.鼓吹;布道) 一词含义可看作是pr(e)+each,pre-前缀“在前”,each每个,“牧师走到每个人面前”→布道。Preach not because you have to say something, but because you have something to say.布道不是由于你不得不说些什么,而是由于你有些话要说。
        而“网络布道(Internet preach)”这一个词是笔者研究、参与互联网社区10年来,研究BBS、Blog之后组合起来的一词。下面这段笔者在2005年2月在日本京都参加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www.apnic.net )会议的采访对话,令笔者产生了“网络布道(Internet preach)”一词的深刻理解:它就是网络互动过程的信息免费、公益、自娱共乐。
       沈阳(笔者,下面简称“沈”); 黄胜雄教授(APNIC 执委指定去参加ICANN下面ISO 代表,下面简称“黄”)。
       专访:个人凭什么条件参与互联网社团组织活动
       沈:我有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很多人感觉到,站在外行人的角度,象你这样的角色是怎么进入互联网,进入这个组织的?
         黄:我觉得它是满公开的。举个例子,比如这次去日本有一个policy chair辞职了,有个空缺,那这个就希望一般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更好,所以说它是有个call for nomination,谁有兴趣都可以进来,我也是在期待,他们就看你们中国人是不是来,在mail list里面有,因为这些东西绝对是公开的。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这些工作是相当的烦杂的,从务实的角度来说,做这些工作和你自己本身的工作没多大的关系,所以即使他有意见,并不一定真的有兴趣。
        沈: 这里面有个问题,从大陆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大企业或者大机构来支持的,当然我和我太太是例外的,我们是私人来的,我们比较感兴趣,象国内的人,比如说象你们这样参与会议,中国互联网用户这么多,很多政策都是受到亚太的、ICANN的全球互联网政策,应该是鼓励什么人,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资格,如果想参与进去?
        黄:其实现在象这样的,中国出来的人也很多,中国移动、电信这些。
        沈: 但是这些人都是一个企业里边中层以上的管理者,或者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讲难听点,他们是排着队轮流出来的,而不象你们参与互联网社区工作在里边,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比如简单比方,这个人具备什么条件才可能成为session的chair,co-chair,他需要了解什么?
        黄:我个人来看,个人条件比较其次的,主要是他要持续性的参与进去,就是热心,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有个议题,要讨论IPv4的allocation policy要改,当然这是有一点点门槛,你要知道这个议题本身有哪些影响,如果基本上技术问题你都了解了,第二个问题是,动机,你必须愿意出来协助,当初要修改这个IPv4 的policy的时候,是call for all,大家一起来edit,就是说如果有意愿的人,他可以来协助,那这就是一种很大的贡献,象日本就有,其他也有人参与,这就是很大贡献。因为这个东西做出来以后,影响的层面很大,当然这些人实际是牺牲了自己的一些时间来做这些事情。所以我觉得参与的热心比较重要,技术当然是有一些,APNIC的技术门槛不是那么高。因为它毕竟是一个政策的单位,如果说IETF,它的技术门槛是比较高的,对技术是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中国写博客,本质上也同参与互联网社团组织活动一样,“要持续性的参与进去,就是热心”,这中间,其实正体现了笔者前面归纳出来的“网络互动过程的信息免费、公益、自娱共乐”特色。

        [博客信息免费及未来]
        至今天为止,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写博客的作者,自己不论花多少心血写出来的内容,都是被互联网社区甚至商业网站免费使用。这是一种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版权协会(CSC)个人会员,笔者提醒BlogSP及商业网站,在WTO知识产权越来越进入可操作阶段时,要有居安思危的心理准备。
        随着知识管理时代的到来,笔者也相信,合理的信息收费总有一天会在专业博客网站出现。

       [公益互动与自娱共乐]
       中国的博客网站目前基本是两大类,一类是休闲式(情感、文化)表达,它的准确别名是“网(络日)志”;另一类是专业传媒表达,大多数媒体从业者及专业人士是这一群体的热心参与者。因此,三年前方兴东在这方面曾经把博客网站作为“精英写作”理论依据。但是,如果我们甩开写作群体的背景,纵观今日中国500万博客的丰富信息内容,实际上,大家应该明白:在大众参与下的博客网站,尽管内容参差不齐,然而由博客互动的公益及自娱共乐态势,正吸引公众使用网络的兴趣。

       以上这三方面的特色,它与互联网技术社区的发展没有什么差别,例如全球互联网标准组织IETF(www.ietf.org ) 它就是一个民间技术与技术政策协调组织,而关于全球互联网技术博客网站 www.CircleID.com 便是一个包括ICANN主席、互联网TCP/IP协议发明人Vin Cerf在内人士参与的网站。笔者引用全球互联网技术社区借助博客网站的平台互动,结合自己在中国写博客三年来中国BlogSP发展现状,作了一个类比,目的只有一个:Blog发展是全球同步的,不是在中国便比外国更完美,也不见得外国的Blog便比咱们中国的领先什么。

        理解了全球Blog趋势,有利于投资、经营BlogSP,参与写博客人士看清趋势,切勿“拨苗助长”。

       沈阳 sz1961sy@sina.com  2005-8-29  22:00  写于北京家中    

       欢迎感兴趣的邮件、QQ 13022830  MSN  bj1961sy@hotmail.com 交流。

       [本文作者为《中国域名经济(2002-2003年版)》主编、《中国域名经济(丛书)》总策划兼编委之一、中国版权协会(CSC)个人会员]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