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博客随笔(46)blog与博客名称之争有违Blogger精神

sz1961sy 发表于 2004/5/30 14:07: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故事总有相似】
     笔者的上一篇“博客随笔”己是在70天以前写的,因为这段时间见到有关blog的声音不是带浓厚的商业味、就是很有“楚河汉界”心态文章,特别是关于该叫“blog”或是叫“博客”之争,更是无聊之至。此问题本质上与方兴东开了“博客中国”网、刘韧先生不高兴了,让Donews上不准谁再传播“博客”妖言惑众有异曲同工之似,事实上,现在Donews.com上面不也有Blog吗? 大家回头再看笔者在2002年10月19日写的《博客随笔之(13)假如将Donews也列为博客类网站》一文最后的几句劝说:
    第一,方兴东个人网站“博客中国”与刘韧个人网站“斗牛士”己没有互为“友情链接”。
    第二,“斗牛士”的人被劝别上“博客中国”发文、甚至似帅哥李辉这样上来责问“博客中国”一番的已开始出现。
    这还不足于说明什么问题吗?要让这些中国“臭老九”式文人味去掉,不是一朝一夕说得清的,不过,我常常喜欢换个角度与别人交流观点,这便是本随笔的标题:《假如将Donews也列为博客类网站》时,这位或这类帅哥李辉式“牛”会因此而对Donews网站“撞网而过”吗? 估计可能性不大。
    反倒是近一个月来,我与不少媒体同行交流过程中发现,寻找IT评论观点时,已把原去网站“斗牛士”改为去“博客中国”网站。理由吗,还是留给有心者去深究吧,单凭俺一张口缺乏说服力。

   【名称总是舶来品】
    首先,中国的IT业几乎是“进口”的,想让境外舶来品成为中国“土特产”需要消化、吸收与融入中国的社会人文环境中,互联网在这方面更是十分典型,时至21世纪,大家有机会阅读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同类书籍、在港澳台便是有很多差别,这不仅仅是简繁体版的问题,而是词组表现的问题。曾有提供网页简繁体版的转换软件厂商,最低报价2500元人民币,而最高报价为每一个网站9万元人民币之高,笔者问技术专家何故,回答说:简繁体版的转换涉及到不同层次,最浅层次的转换收2500元人民币己偏贵,因为出来的词组会有很多让人莫名奇妙的。
    其次,从“博客”名称推出后,“网志”之类的来自港澳台地区中译名已较少被再广为流传,足见“博客”中译名对应着Blog/blogger还是Blogging更被中国的blogger们受落。这便是中译名“博客”的生命力更强大,但是并不意味着用其他中译名共存有什么对错,至少有朝一日中文辞典收集“博客”—词时,也会有准确的说明它的来源与出处及其他译名。这是尊重文化(字)发展史的基本常识。
    最后,笔者认为,作为名词的“博客”(Blogger) 们为了“blog”与“博客”名称那个更准确、词义达意之争,有违Blogger精神。后者是一批带有后现代实证主义文化流派的人,用新网络主义传媒观、借助网络自由传播个人观点与公共信息而出现的,您愿叫“blog”也行,您想称为“博客”也罢, 该blog的还是在博客,不“blog”的还不知啥叫博客,这与不知什么是“因特网”的人,告诉她/他什么是博客也是一头雾水一样。

    因此,这场由我都认识的二位朋友:毛向辉的CNblog网与方兴东的blogchina网两个Blogger群体的名称之争,本质上是一种与互联网自由、共享及多元化文化共存特色有矛盾的争议,应该暂告一段落,大家别以为这是“名正言顺”之争,其实是缺乏Blogger精神之争。

    嘿嘿,俺是网虫那怕Blogger或博客?!

    2004.05.30. sz1961sy 写于北京家中 14:08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