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微软公司从免费IE到MSN8:中文互联网又见狼来了?

sz1961sy 发表于 2002/11/11 10:06: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您的位置: 博客网 -> 专栏文章 -> -> 动态评论
作者: 沈阳 | 2002年11月11日10时48分 |
千龙财经   沈阳  

   
    《经济观察报》记者王宏亮、肖春江北京、杭州报道的《微软MSN 8要落地,中国网络企业是陪伴还是对抗》一文(http://www.itsway.com/web/articleview.asp?id=1919  ), 读后发觉有一种“中文互联网狼来了”的感觉,刚巧10月28日至11月3日笔者参加了被称为全球互联网“联合国”的2002年ICANN上海会议,ICANN是英文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名称与编码分配管理机构)的缩写,它是美国商务部授权的负责协调和管理全球互联网地址的机构(非营利--NPO公司),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IP地址资源及协议参数的协调、管理与分配,对当前互联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ICANN每年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若干次会议。


     把王宏亮、肖春江一文与ICANN上海会议放在一起谈,是因为 《微软MSN 8要落地,中国网络企业是陪伴还是对抗》一文提到的问题本质上是微软在“国际化域名”(IDN)问题上的发言权已越来越受到威胁,其中特别是中国(文)在IDN上的“中文域名”上与IE到MSN 8几乎不必挂勾,这是笔者全部参加过这次ICANN上海会议中有关“中文域名”的三个会议:10月28日下午的ICANN召开IDN会议,10月30日上午9:45公开论坛IDN委员会主席(日本)加藤干之先生作的报告及陈述、10月30日下午JET(CJK)协调会议(属于IETF技术会议)并采访了与此有关的几位关健的专家他们的答复之后得出的结论。

   
     一、微软公司的免费IE得到什么?
 
    微软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尚在做Windods 95美梦时,由美国在线(AOL)收购并上市的浏览器软件开发商Natscape推出了当时兼具上网、网制制作、搜索引擎、邮件等强大功能的浏览器---Natscape,它势如破竹地把原有的其他种浏览器市场占有率抢走,最高峰时抢占了www浏览器市场份额达到约80%。这时,Bill Gates才如梦初醒,发觉Windods仅仅是一个PC操作平台(OS),与互联网的距离至少被拉远了三至五年的距离,因此Bill Gates这时在《未来之路》一书中,向同事们发出了3-5年内推动Windods向互联网渗透的指令。

    因此,不久微软公司便推出第一版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简称“IE浏览器”),而且一改微软公司在市场不免费的形象,采用用户购买Windows便免费捆绑IE浏览器的“毒”招,加上网上免费下载“IE浏览器”、Windows中加小程序让Natscape浏览器阅读出现错码、用Natscape编成的网页用“IE浏览器”浏览出现错码......凡此种种,把www浏览器市场的份额下死劲地抢占回来。其成果以中国263.net网站提供给网站的免费计算器统计资料(1998-2000)为例:使用微软公司IE浏览器的上网的用户,从40%左右一直到升到89%。而2002年5月则上升到95%。IE浏览器一统天下的格局已形成。这场目的是扼杀Natscape浏览器市场的恶斗,经过三年时间基本达到微软公司的目标,同时也引发了Natscape公司告微软公司不正当竞争这场世纪诉讼(有关这种诉讼的资料网上很多,有兴趣的人可从相关网址上免费地找到)。
  

    回过头来,人们会问:“全球市值排行第一的微软公司为如此慷慨地把Natscape零售价几十美元的一个产品免费赠送给用户呢?”这确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全球反微软诉讼及媒体声音中对“不公平竞争”的呼声 。记得Natscape浏览器最初推出时的美国市场终端用户价格是约80.USD,后来也约35.USD,在这场与Natscape浏览器恶斗中,微软公司的“免费”代价无意中在原Realnames.com公司总裁兼CEO个人网站中透露了出了,原来微软公司每年为此少收入2-3亿美元!

    不过,这个代价换来的是----全球互联网用户都几乎离不开微软公司的IE浏览器,全球互联网产品都必须根据IE浏览器的版本升级换代。换句话说:微软公司牵着用户的鼻子走,技术提供商必须根据用户多数配合、实际上是微软公司的技术框架走:因此,微软公司对所有想借用IE浏览器之便的公司,除了不客气地要收银子之外,什么客气话都是不真实的。
 
 
    不过,当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之后,微软公司发觉自己的IE浏览器其实并未在全球几亿个上网用户上得到什么真正的好处,其中的一项是AOL推出的ICQ及Yahoo、Natscape浏览器的即时信息软件。因此,微软公司又迫不及待地再推出MSN即时信息软件,那么MSN 8又是什么好玩意呢?

   二、微软公司的MSN 8很恐怖吗?
 
    MSN Messenger是“无论您身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帮您和您亲密的朋友随时保持联系的即时通信”软件
(http://china.msn.com ), 据说微软公司耗资5亿美元研发、市场推广费用高达3亿美元。它是与AOL的ICQ、Yahoo的Messenger及Natscape的Messenger一样必需下载客户端软件的即时通信软件。目前在全球占据很小的即时通信软件,在中国业内人士估计在30-50万左右用户(本人用过一次,已不再用)。据介绍,它刚在美国和加拿大同步上市。但是到底是否真的“在当时引发业界议论纷纷却意义不明的MSN 8在不到一个月后便已图穷匕见,而此时,MSN 8还没有登陆中国。”这么恐怖,只有留给大家去分析。笔者的观点是:言之过早!

    分析完微软公司的两个产品是如何上市之后,实际上要切入本文的下面二个主题,一个是以IE浏览器与MSN 8即时通信软件为背景找出 “微软公司的中国策略又错在那?”,另一个是IE与MSN 8对中文互联网同类产品来说,“狼来了吗?”

    三、微软公司的IE与MSN 8中国策略又错在那?
 
     下面,笔者引用王宏亮、肖春江的《微软MSN 8要落地,中国网络企业是陪伴还是对抗》一文说法:
 
   “从6月28日中断与Realnames的IE浏览器直达服务协议,到9月24日终止对CNNIC通用网址的支持,再到10月31日在IE浏器中全面集成3721网络实名功能,微软在其一再声称无意涉足的实名市场跨出了试探性的一步。一切迹象表明,这一切只是一场规模更大的本地化攻势的开始。于是,微软为使MSN 8在中国落地而收购腾讯甚至
搜狐的传闻风起。”

   笔者认为以上讲法笔误之一在于:3721与Realnames相比,是小巫见大巫。Realnames的Keywords服务已为IE浏览器向全球35个国家推进,Realnames不因3721而倒闭。3721的技术是搜索引擎,业内认为是百度公司(www.baidu.com )5月份推出的“IE搜索伴侣”同类产品,而后者百度总裁李彦宏接受本人采访时说“百度公司只不过是两名程序员用两个月便己开发出来的不复杂技术,要推一个更新版本仅需一至两天。”(注:李彦宏是全球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专利的提交者)。
 
     笔者认为以上讲法笔误之二在于,“网络实名”属于搜索引擎在地址栏的使用,IE选用搜索引擎的3721“网络实名”,并非3721“网络实名”技术比Realnames的Keywords服务更好,而是微软需要钱去填补IE浏览器开发费用,Realnames的二年合约中第一年(2000-2001年度)1500万美元、第二年(2001-2002年度)2500万美元由于2001年只有近800万美元的纯收入,2002年也只有近1000万美元的纯收入,因此Realnames公司无法兑现,微软公司又不让步,Realnames.com只有宣布关门了事(因此还可能连累占20%股份的微软公司)。

    第三,这次IE浏览器到底有无选用搜索引擎的3721“网络实名”、抑或是MSN选用3721“网络实名”作搜索引擎? 至今为止,我们看到的全是3721的说法及他们的高层向媒体用不同版本说法。业内人士从技术层次的分折结论是:仅仅在MSN选用3721“网络实名”作为搜索引擎并引导出3721的数据库。相当于微软与3721的合作,只是关于搜索引擎的合作,或者说,3721是继中文EXCITE和搜狐之后,又一个被微软选择作为浏览器搜索引擎服务商。
 
    以上三点分折,实际上还证实二个问题:

      一是,IE与MSN 8的中国市场发展策略与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由互联网之父---Vinton G. Cerf、Robert E. Kahn二人联合设计的TCP/IP协议)建立的域名体系(DNS)越来越远的距离。因为,“自然语言”用搜索引擎的“一对多(one to more)”已与域名体系越走越远,这是因为IE浏览器至今还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之故。
 
    二是,按照王宏亮、肖春江的《微软MSN 8要落地,中国网络企业是陪伴还是对抗》一文说法:“Realnames倒闭后,为了避免出现关键词寻址服务的真空,微软先是通过已被搜狐收购的Excite引擎服务,保持IE浏览器的正常运转,同时出面安抚CNNIC,假意签了一个无时间保障的支持通用网址的协议,但协议随即在微软与3721合作谈判尘埃落定后成为废纸一张。”假如属实的话,那么,这将是微软公司在政府公关上的一个大危机!因为微软公司负责MSN的香港公司负责人亲自到北京见到的是负责管理中国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政府官员,他们如此“安抚CNNIC,假意签了一个无时间保障的支持通用网址的协议”(但愿这是出自微软公司的发言人之口!)是否拿中国政府的官员当猴子玩了?

     顺便介绍一下笔者了解到的微软公司内部指引:凡与微软公司内作的项目对外媒体宣传都必须低调、更不准用微软公司名义公开指责对手。可是《微软MSN 8要落地,中国网络企业是陪伴还是对抗》一文中如此让媒体递3721公司与竞争对手关系的说法,似乎距离太远了些吧(除非微软公司特此授权?!)。

     四、中文互联网又见狼来了?
 
     最后,我们再分折一下依据王宏亮、肖春江的《微软MSN 8要落地,中国网络企业是陪伴还是对抗》一文说法而在本文开头淡到的:读后发觉有一种“中文互联网又见狼来了?”的感觉到底是否属实。
 
    下面这些资料也许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微软公司在这方面的实力:
 
     首先,http://china.msn.com目前的浏览(PV)数是每天80万次左右,不过3721公司从2002年4月开始为此投放一年页面广告约30万元人民币,谁能证明MSN 8强大及3721不是用金钱购卖法律上无相关连关系的另一家公司搜索引擎位置?换一个角度,假如半年前3721通过媒体指责CNNIC每个“通用网址”通过sohu公司向微软公司支付10美元/年属实的话,sohu公司作为Nasdaq上市公司都要向微软公司支付把IE浏览器指向Excite引擎服务,大家知道,如果有人说国内中文搜索引擎服务sohu公司还不如3721的话(事实不是如此),那只能间接证明3721肯定用比sohu公司用更高的价格抢走被sohu公司认为“不值得”的微软公司支持,除非sohu公司看到更光明盈利前景时竞然“双目失明”。

     其次,微软公司要收购sohu公司其实应该在sohu公司股票“垃圾股价”时通过公开市场购入股票而实现,绝对不会是今天sohu公司盈利、股价节节上升时,更何况微软公司也是Nasdaq上市公司,更不会为一个MSN去收购sohu公司且仅仅为一个中国市场(sohu的用户及盈利以中国市场为主)。奇怪的是《经济观察报》作为财经类专业媒体,本身记者写出这种猜测性消息,是否忘记公众公司要持有其他公众公司股票比例、甚至控股、收购必须接受“证监会”监管及向股东交代的基本原则,不得随便披露,否则是违犯规则将会受到处罚。当然,微软公司要收购3721是轻而易举,因为3721本质上还属于刚走完企业产品创新期、刚刚步入发展期而已。
 
    第三,关于OICQ会被微软公司收购,更是一个可笑的说法,大家知道OICQ的中国用户与ICQ的中国用户相比大几十倍以上,其他即时信息软件(Yahoo的Messenger及Natscape的Messenger、微软公司的MSN)的中国用户更是OICQ零头。现在OICQ是几家跨国上市公司控股,说微软公司想收购OICQ与说微软公司想收购AOL的ICQ一样困难,因此在法律上也是缺乏说服力。更何说,OICQ与百度公司(www.Baidu.com )所签的合作协议,不仅微软公司想插足受限制、一再声称与OICQ有合作的3721其实已没什么机会可与腾讯公司在OICQ上施展什么手脚。
 
 
    因此,笔者认为,纵观《微软MSN 8要落地,中国网络企业是陪伴还是对抗》一文,它本质上是它本质上是要传递三个公关信息:

   第一,微软公司已与3721合作,3721已借微软公司IE及MSN 8做强做大。
 
   第二,虚构了微软公司MSN 8将收购sohu、OICQ等作为即时信息合作伙伴的信息,如果被人看透了不可能时,暗示3721可能会被微软公司收购而令3721更做强做大。
 
   第三,中国企业都恐惧微软公司,但3721是例外。

   是否如此,留待大家去用心释疑吧。

   二年前,ICP们见到Yahoo中国、Lycos中文出现,媒体第一次传出中文互联网“狼来了”;一年前AOL与联想合资声称用2亿美元重新打造互联网(FM365.com ),数百位媒体记者再一次齐呼“互联网狼来了!”;这近一周,另一种“狼来了”呼叫是因为微软的互联网免费工具,是真的“狼来了”吗?

(http://finance.21dnn.com/26/2002-11-11/116@513321.htm#)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