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学术监管制度比自律更重要

sz1961sy 发表于 2007/7/15 18:55: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1、“小玻”想来京参会
       2007-7-12  21:58:24  ,周四。
       在上海的“小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琳烨)在MSN上向我查询购飞来北京的民航机票代理公司电话,说她准备飞北京参加一个会议,机票时间是“明天晚上9点50分”,代她电话问了:单程810元(全包),她一听说太贵,“那我坐火车算了”她MSN中说。

       2、“小玻”没来京参会烦恼
       2007-7-15  15:36:02,周日。
       见“小玻”又出现在MSN上,问她是否在北京。并且给了俺一段录自她Blog的烦恼事:
       周一我从西藏到家,周二时,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周六北京的“计算机协会”要自发搞一个专家自律协议,是民间组织,希望入协的专家都可以遵从协议,从此以后自律。他们的话题想从“汉芯事件”谈起,所以希望我能去北京一趟。(http://hi.baidu.com/barokoliebe/blog/item/d7c7e7dd3818f0ed76c6389a.html

       她让我看了一下。

       3、防止“商业秀” 严重渗透入学术圈中

       看完了小玻的烦恼Blog,忽然想起二个问题:

       一是这2年来中国的Blog管理问题一边是“超级自律”观点,一边是纠纷案不断凸现,现在“带头大哥事件”又给Web2.0“超级自律”观点找到了一个最为鲜活讽刺个案。难道这还能仅仅用“超级自律”可以规避吗?

       二是这二十几年来,中国学术上的鱼目混珠,涉及到中国的学术生命力问题。
       这里有一个这几个月前活生生例子:有一位俺认识的女同志,她本科毕业后工作2年,觉得工作环境不如意,考取了北京某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与她一同笔试入围有10多名师兄妹,面试结束,导师问她是否带一万元“见面礼”,她木然不知行情,赶紧说“忘记带,第二天补交”。这样,她还需要支付约10万元学费、3年脱产读研的成本,3年后再找就业。从考研录取开始已经可以靠“钱”疏通,难怪有企业对硕士头衔不感冒,这个问题确很讽刺我们今天的学术专才教育机制。

       上面这个例子,再回头讲上海的“小玻”去年与同事一道、费尽心思把“汉芯事件”来龙去脉一一挖掘、告诉公众今天有多少冠免弹簧的学术,皆因商业利益冲动而累累造假获得成功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当事人、主管单位、主审专家。这些活生生例子,当我们听说又有人希望用签一份“民间”“专家自律协议”去寻找解决机制时,我们有理由怀疑:这又是一场“商业秀” 渗透入学术圈中!

       因为“学术成果”真伪不可能靠“自律协议”去约束,必须依靠国家建立起严格的学术监管制度,避免“学术柱虫”继续侵蚀我们的学术社团中。后者在科技发达的国家,证明是行之有效、值得我们相关组织、机构去效法的。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7年7月15日  18时48分  写于北京家中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