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中国IPv9”真相调查(5)亚太区业内专家谈“中国IPv9”国际化

sz1961sy 发表于 2005/7/29 16:16: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作者: 沈阳 | 2005年07月29日16时16分 |

        [IPv9与IETF/IANA协议关系]
        沈阳:IPv9与IETF及IANA协议有关系吗?
        James Seng: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中国自己的东西。
        沈阳:据说陈水扁选举的时候打的电话就是IPv9电话,结果大陆能够听的到,新闻里是这样写的。你在IETF里面经常参加ipv4和ipv6,那么上面还有没有ivp7、ipv8、ipv9?
        黄胜雄:我没有听说过。我没听说过IPv9,听说过IPv18。是好几年的了,不是现在提出来的,是个draft,大概是四年前提的。当时没有人理睬它就丢掉了。
        沈阳:是什么IPv18啊?
        黄胜雄:就是address space拉的很大。
        沈阳:但是为什么会有IPv6、IPv7、IPv8、IPv9,这是按照它的排号顺序,还是按照什么?按照最简单的,原来IPv6是有三个proposal,最后选了一个出来。
        黄胜雄:对。那IPv18连选都没有选,因为就只有一个人在提。
        沈阳:那它为什么中间会隔了那么多个?是你提个proposal,就上去排,排,排?
        黄胜雄:这个是他自己可以定义名称的。
        沈阳:哦,自己可以定义的。英国有个IPv8嘛,就给cancel掉了。
        黄胜雄:很多的,有很多提出种都给cancel掉了。
        沈阳:哦,并不是说因为你是“第九”,就说明你的版本比别人的高?
        黄胜雄:没有,不是这样的。他那个“V”是代表“version”,version4 或者version6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版本的问题。
        沈阳:但是这个连续可能是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黄胜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组织性的,
        沈阳:他可能就是完全独立的两个Version版本。
        黄胜雄:是的,因为IETF会定很多栏位的。有很多栏位,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的,这个叫做engineering option。而这些栏位,有的是因为要保留,万一将来加一些参数,但事实上不见得能用的到的。有很多policy都是这样的。
        沈阳:哦,我还以为是版本越来越高,实际上连兼容都不一定的。
        黄胜雄:没有的。它只是有个栏位,用于显示IPv4的。那IPv6除了栏位以外,还有个整个长度是不一样的,这个是比较substantial,这个是不一样的。至于IPv18连讨论都没有,连讨论题目都没有的。

        钱华林:怎么可能(IETF及IANA协议有关系)呢?复旦大学网络很厉害,张学荣等好几个复旦大学老师都是我好朋友,我打电话问他们,都说不知道,说那是上海通用化工研究所发明的。

        [IPv9与互联网互联互通]
       沈阳:有人提到v9的时候,有种观点,v4也好,v6也好,都是美国的,中国是拿来做代理。
       马严:我觉得他这种想法很正常,很自然,我也理解。我也希望我们能有一个v9、v10、v20做一个更好的东西出来,但是如果做这样的事情,我不反对他,我甚至鼓励有这样的思路,但是要做的话,一定要很认真的去做。从理论角度,从实践的角度,从协议可操作性角度,从互通互联的角度,从我们自己产业化的角度,从中国的民族利益角度,多角度去考虑,并且要有付出实践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说上,要真正付出行动,而这个工作也能象v4到v6一样,象国际的同行一样,认真的踏踏实实的,把命名的方法,把它和域名的接合方法,把它在OSI体系登陆的位置、各层的接口,能够从方方面面有个合适的定位、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一些工作,让人相信你这个东西真正是研究,真正是能站住的东西,能给我们的民族工业带来新的机会,给大家带来好处,也能让世界认可这样的东西,而不要只把它停留在理想阶段,把它变成一个封闭的东西,这样的处理机制,我个人认为并不恰当。

      [IPv9与ENUM的关系]
       James Seng:IPv9是中国的东西,与IETF没有任何关系,ENUM是IETF技术标准,是在全球互联网上应用,与“中国的 IPv9”没有关系的技术方案。“中国的 IPv9”解决不了ENUM的问题。这是两件事,说不到一块。

       沈阳  shenyang@sz1961sy.com QQ 13022830 MSN bj1961sy@hotmail.com 欢迎感兴趣网友交流。

       2005.7.29. 2:55 写于北京家中

   [本文作者为《中国域名经济(2002-2003年版)》主编、《中国域名经济(丛书)》总策划兼编委之一、中国版权协会(CSC)个人会员]

(http://column.bokee.com/81919.html )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