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nding Notes

我在光明网工作七周年了

sz1961sy 发表于 2017/4/29 2:13: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今天,2017年4月29日,迎来了本人在光明网工作七周年的值得记忆日子。
       首先,大家看看本人是怎么样意外走近光明网的:《走近光明网(1)从《光明日报》到《新京报》》(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10/2416.html)这一文有介绍。
       其次,大家想知道七年前光明网及周边的景象,看看本人写的另一文《走近光明网(2)第一次走进光明网》(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10/2417.html),那是讲2010年4月29日,即七年前的足迹。
       最后,大家一定会问:《走近光明网》系列的(3)以及以后的呢?没有写,因为之后自己就成了光明网的员工、由“超级奶爸”转型网络媒体编辑。一转眼,又过了整整七年。

2007年6月沈阳这样带小沈去千龙网上班 胡春钰 拍摄


2017年4月小沈这么大了 一家自拍于北京地铁


       这七年,自己在光明网工作有什么感受?这是本文想写的内容。


       第一个感受是“光明网文化”,是一种很独特的媒体文化。
       “文化”现在是一种“时尚产品”,但是,依存在媒体、尤其是思想、理论、文化,为中国知识分子所默认的文化表述,“光明网文化”传承了《光明日报》自1949年6月16日创刊以来的文化积淀,这在很多媒体、尤其网络媒体中不太明显。自已本来想抄一下我们领导的表述,但是觉得此文尽量用自己的感受写(尤其自己也算是季羡林、汤一介老师所办“中国文化书院”的“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1989年毕业第1期学员),概括起来,可以用三句话描述:

       用知识分子的思路组织网站内容,用轻资产的结构打造自己光明特色,用专业的敏锐培养团队服务大众的力量。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大楼 每天有几次283米往返

       第二个感受是“创新在网媒”,是光明网七年来变化动力。
       这不仅仅是流量问题,而且在平均年龄只有不足28岁(2016年)、70%是女同事的光明网,这些70/80/90后的创新精神,不仅仅是用“吃苦耐劳”那样没有什么创意的字眼可以概述的。尤其是我们光明网发展了,《光明日报》的发行量同时也在升高,这就是“融媒体”的成功例子。
       七年前,光明网还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常常需要向别人介绍《光明日报》的光明网,更糟糕的是必须解释“光明网在北京,与上海的光明奶业完全没有关系!”

       因为七年来,光明网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光明网创新产品一一展现给大家,让大家明白、感受“创新在网媒”的光明网品牌。

光明网的位置从祈年大街看是这样


       第三个感受是“年轻什么都可以”,是光明网七年来朝气所在。
       大家一定在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体会到光明网的融媒体产品“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首次亮相给2017全国两会报道的视觉冲击,切实感受到了光明日报在媒体融合方面带来的“黑科技”,而这背后,是一批80、90后创意展示。
       其实,本人自2017年春节后启用VR手机,它随时随地给一些大型活动现场带来的“震撼”力,同光明网的VR频道相比,还是算业余水平。这说明,光明网这些80、90后在激发70、60后一代也跟着科技进步拓展网媒报道的思路。

      第四个感受是“中立又有倾向”,是光明网评论的文化精妙。
      很多人一直在品味光明网评论,说它很有峰芒又点到即止。但是,这些评论常常会在众说纷纭的声浪中,一技独秀。

       例如:关于肖氏反射弧的两个专栏、关于红十字会是是非非的评论等等。

光明日报 代表一种中国文化精神


      在过去七年中,类似的报道和评论都让人看到了光明网立足知识分子视野的“中立又有倾向”独有文化精妙。

      当然,这背后代表了新闻策划的机制创新,才能够有足够的观点用素材去将自己的立场鲜明陈述、让读者产生共鸣。

光明网的门口和定位

      第五个感受是“全方位服务”,是光明网发展的立足之本。
      光明网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可能是起步比较迟(2010年1月才成立公司),员工总数也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相比不太多的新闻网站。不过,七年来,光明网拥有的新闻网站经营资质,估计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比较多的一家。

      所以,光明网有足够的团队在借助各种资源整合,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光明网发展的“全方位服务”模式。这也是光明网发展的立足之本。

沈阳和刘忠良两人都是1978届大学生 都是属牛


      纵观一些新闻网站这么多年来经营艰辛,与其中的“全方位服务”准备不足很大关系。

      第六个感受是“可带孩子上班”,是光明网传承报社文化。
      本文开头介绍过自己成了光明网的员工、由“超级奶爸”转型网络媒体编辑,因为到光明网上班时,我们家的小沈从出生第二天回家到2010年5月,才3岁多,我们夫妇没有请月嫂、没有请保姆、也几乎没有老人有空帮忙,还有孩子除了打疫苗外,从没有吃过、打过、吊过抗生素。所以,俺这“超级奶爸”一直还需要看着小沈长大。


深圳网友坛子看了小沈一周岁同老沈参会相片后说: 这是互联网圈里一名人 怪人


       幸好,光明网有一条“可带孩子上班”的报社文化。所以,我们家的小沈现在去光明网、上报社四层所认识的人,比起老沈多了不少。回想起来,自已小的时候,学校放学、放假后可以到父母亲的单位(广东揭阳县农业局等)看《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等,也是这样的机构文化让自已长大了,有了一些更多的文化素养。

      所以,让孩子可以到家长单位做作业、学习这样的文化,值得有条件的单位倡导。

      第七个感受是“朋友越来越多”,是光明网文化品牌价值。
      回想起七年前在选择由千龙网去“环球网(负责论坛)”、还是到“光明网”(当“顾问”开始),当时的“环球网”知名度比“光明网”响多了、而且当时开出的薪水比自已在光明网现在的“无固定期合同”薪水还高1/3左右,最后自已凭感觉选择进了“光明网”、一干就七周年,显然不是在追求薪水高低选择新的工作岗位,是基于对光明网文化品牌价值的认可。

采访江苏昆山市佳惠堂国医馆(组图)

几家媒体记者进佳惠堂国医馆采访 沈阳 拍摄


      4月26日,刚好遇到一位在北京约有15年未见过面的原联想集团网友徐浩(网名“寻石”),他除了感叹大家“你我都老咯!”之外,介绍刚刚“有个专访,幸福回忆起2000年(《互联网周刊》)108虾的事情,于是又从网上搜了相关信息回味了一下。”

沈阳

  2015年10月8日沈阳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聘请为客座研究员


       是的,这就是网络化社会带给我们这一代人的新文化:

       它可能不一定是薪水涨了多少,而可能是由于自已认可的文化氛围、努力、尽职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发现“朋友越来越多”。这就是人生的一种文化品牌价值融合,如果与所在的机构文化融合了,只要问心无愧,这应该就是一种收获。

沈阳

沈阳2016年自拍于浙江省红十字会门口


       我在光明网七周年,用一小段介绍可以概括:光明网云端药信项目部副总监,曾任光明网经济新闻编辑部副总监、综合频道部总监、卫生事业部总监、战略合作部副总监。(更详细故事,可见本人的编辑专栏介绍材料:http://yp.gmw.cn/2015-10/28/content_17516821.htm

沈阳一家人2017年4月22日自拍于北京地铁


       七年一瞬间,感谢所有信任、关心、支持、爱护、帮助本人和家人走过这七年的同志!

      沈阳
      2:14 2017-4-29  写于北京家中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收藏此页到365Key